英國脫歐的傳導效應

英國公投脫離歐盟,為全球化帶來極大衝擊。

劉進圖(時事點評)

2016年7月7日

英國脫歐的傳導效應

英國公投脫離歐盟,為全球化帶來極大衝擊。
英國公投脫離歐盟,為全球化帶來極大衝擊。

在全球化趨勢下,一個地方發生事情,影響可以遍及全球,2008年的金融海嘯就是典型例子,這種連鎖反應也叫做傳導效應(contagion effect),英國的脫歐公投是說明傳導效應的最新範例。

首先是對英國本地政壇的衝擊。以保守黨黨魁身分出任首相的卡梅倫決意舉行公投,原意是借公投向歐洲盟友施壓,爭取較佳的留歐條件,沒料到豪賭失敗,黯然宣布十月下台。保守黨內大力主張脫歐的前倫敦市長約翰遜本來應該是贏家,可借公投結果問鼎首相,但他沒有作好準備,在公投後拿不出一套可行的脫歐方案,遭國民強烈批評,被迫宣布放棄角逐。工黨黨魁科爾賓原本是隔岸觀火的閒角,坐看保守黨兩派內鬥,誰知公投結果出乎意料,被支持者抨擊為游說留歐不力,遭黨內迫宮。可以說,英國執政和在野兩大政黨都被公投結果重創。

因公投結果在政治上獲益的是誰?是主張脫離英國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和北愛爾蘭新芬黨。公投結果顯示,蘇格蘭和北愛的大部分選民支持留歐,但英格蘭地區除倫敦市外則大多主張脫歐,如今英格蘭的選民贏了,蘇格蘭和北愛地區的英國國民將要被迫失去歐盟公民的身分,這令他們一向的脫英獨立主張變得更迫切,更有感染力,因為過去是他們單方面要求改變英國現狀,日後若英國國會通過脫歐立法,則是英國單方面改變了蘇格蘭和北愛人民的現狀。經此一役,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可能分崩離析。

除了英國本土,歐洲遭受的衝擊也很大。在公投前,歐盟核心國家的領袖說盡好話,情詞懇切地勸英國國民留下,公投有結果後,這些領袖反臉無情,竟公開表示脫歐安排宜盡早落實。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些領袖害怕英國脫歐會產生傳導效應,令其他與歐盟整體關係欠佳的成員國仿效,相繼搞脫歐公投,所以要盡快清除英國脫歐的影響,要讓英國受到懲罰,失去若干歐盟成員的好處,這樣才能保住歐盟不進一步分裂。

在英國和歐盟範圍以外,脫歐公投的傳導效應俯拾皆是,例如英鎊匯價暴跌,美元和日圓升值,不少香港人打算改變旅遊目的地,想送子女到英國升學的家長沾沾自喜,在倫敦置了房產的投資者則大嘆倒霉。其實,英國脫歐的經濟影響並不會即時浮現,大企業要把總部從倫敦搬到巴黎或法蘭克福,是極不容易的事情,但現代金融制度把投資者對前途的一切恐懼和想像,經放大和拉近而變成了即時的真實。

英國脫歐意味全球化趨勢沒落或逆轉嗎?這是最難回答的問題,要回答這問題,我們必須了解英國過半選民投票脫離歐洲的動機是什麼?是因為害怕歐盟國家中經濟較英國落後的地區會有大量人民湧入英國,搶奪英國人的工作和福利。換言之,無上限的移民潮是導致英國要閉關鎖國的核心問題。德國在接收中東和北非難民上,也碰到類似的挑戰。這樣看來,如果能對移民流動合理設限,全球化趨勢才可繼續前進,否則就會持續受挫,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