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教育《生活與社會》 電子教科書試教 互動氣氛強

隨着數碼年代的來臨,電子教學成為大勢所趨。要把握新機遇,達至教學相長,學校要做足準備迎接變化。參加了第一期「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的「夥伴學校計劃」、試用明報教育出版有限公司《生活與社會》的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下簡稱莫慶堯中學),早於十年前,鄭嘉莉校長已為今天的電子教學作出準備,該校的經驗值得分享。

李浩賢老師:「分組學習互動氣氛強。」

李浩賢老師:「分組學習互動氣氛強。」

教育局早前公布了「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名單,一百間學校獲得資助,五月份又會推出電子教科書書單,電子教學成為教育界的焦點,獲資助的學校均積極準備鋪設全校WiFi網絡,引入電子教科書,電子教學將進入新階段。

莫慶堯中學的鄭嘉莉校長在十年前已開始為電子教學謀劃,現時已建立一個簡單實用的教學雲端平台,該校亦是教育局「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的夥伴學校,在「軟硬兼備」的有利條件下,令老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相得益彰。

左起:李天民老師、鄭嘉莉校長、張家麒老師、李浩賢老師

左起:李天民老師、鄭嘉莉校長、張家麒老師、李浩賢老師

「明日教室」任何地方都可教學

鄭校長表示,當年感受到電子教學是大趨勢,因此開始準備工作,並且定下「明日教室」的目標,相信電子教學完全成熟後,未來的教學不僅在課室,在校園內任何地方都可以。

不過,她認為電子教學的重點不是電腦、iPad 這些硬件,而是軟件和創意、創新,所以指派了幾位年輕充滿熱誠的老師組成電子教學團隊,並讓他們借調到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組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與其他學校負責發展電子教學的老師交流,汲取別人的「好蹺」,然後在校內推廣電子教學文化。

不大灑金錢 由兩部 iPad 起動

與一些名校大灑金錢搞電子教學不同,莫慶堯中學的起動基金只花了萬多元,買了兩部iPad 加Apple TV,便開始了「離開教師桌」的電子教學計劃。老師上課時將iPad 變成教科書,連接大電視、投影機等器材進行教學,老師不用站在白板前講解,而是可以游走課室內,增加與學生間的互動,令教學更生動有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對教學內容的了解。

為了讓其他老師對電子教學有興趣,創造電子教學文化,學校為老師辦工作坊,介紹教學App,老師亦可以離校借用iPad 一段時間,讓他們熟習使用,同時團隊亦會為有興趣使用電子教學的老師提供技術支援, 例如電腦設定、鋪設線路等,讓老師專心教學。

電子課本備有多項互動功能,大大提升同學的自學能力。

電子課本備有多項互動功能,大大提升同學的自學能力。

電子書可即時更新 有利通識教育

之前學校在科學、歷史科都有使用App 進行小規模的電子化教學,不過由於內容未必會配合教學範疇,所以只能作小部分嘗試。為了進一步推動電子教學,莫慶堯中學參加了「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畫」下的「夥伴學校計劃」,試用了明報教育出版有限公司的《生活與社會》,負責試教的李浩賢老師坦言開始時都是摸着石頭過河,慢慢摸索適應。不過,很快便感受到電子教學的好處。電子教科書配合教學可以達到相輔相成效果,做到傳統印刷書本做不到的事,電子教科書可以即時更新,將最新的資料數據呈現,在堂上進行分析討論,這對通識教育尤其重要。

電子教科書更附有網上連結、圖表數據、影片、錄音等功能設計,可以與同學即時互動,令同學更容易要學習及掌握,同時又可立刻回饋,讓老師掌握同學學習進度,增強教學效果;同時由於內容豐富,可直接間接運用資料,而教案已編排備妥,讓老師有更大的空間進行在課室內互動教學,隨着電子教科書的內容加強和成熟,對教與學都有莫大裨益。

今次透過申請取得教育局的「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的資助撥款,莫慶堯中學可以有額外資源改善校內網絡,對學校長遠發展都是有利的, 不過鄭校長表示並不會側重硬件投放,因為市場變化太大,反而着重教學內容及老師培訓方面,始終老師及教學法才是最重要的改變。

明報教育《生活與社會》 電子教科書試教 互動氣氛強 – 莫慶堯中學(明報 ‧ 2014-04-23 ‧ A23)

明報教育《生活與社會》 電子教科書試教 互動氣氛強 - 莫慶堯中學(明報 ‧ 2014-04-23 ‧ A23)

明報教育《生活與社會》 電子教科書試教 互動氣氛強 – 莫慶堯中學(明報 ‧ 2014-04-23 ‧ A23)

WP-Backgrounds by InoPlugs Web Design and Juwelier Schönmann